「我們這次是把光譜攤開來看。」兼有51期建築系列課程主策劃與主講雙重身分的漆志剛老師如是說。
正如同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徵光譜。「建築」的構成,囊括了用來支撐內在的學派體系、時代論述,以及型塑外表的技術與材料。而本系列的課程規劃,特別攤開了建築光譜中「研究與理論」的一隅,透過二十世紀以來建築家、藝術家、哲學家、社會學家所採納的時代思潮或主張觀點,來看看受這些思潮影響或立基於這些論述而被括弧進歷史的設計,也因此凸顯了理論與創作之間需要藉由彼此支撐、落實的緊密關係。
在接下來的六堂課裡,漆志剛老師將與吳佳芳、楊家凱、周書賢、宋立文、伊萊恩、鍾裕華、葉佳奇等七位建築師,逐堂討論義大利理論家Manfredo Tafuri的建築史學觀、美國建築家Diana Agrest對於設計與文化系統關係的辯論,還要拉開建築尺度,檢視其與都市、景觀的關係,然後回頭討論object與空間的大小關係,看看德國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的主張如何影響建築家的思考與創作。甚至呼應二十一世紀的網絡、互動指向,探討法國社會學家Bruno Latour的行動者網絡理論——以建築誘發公共空間不預期活動來豐富生活的思考,以及檢視儀器、裝備等輕量或互動裝置對於改變我們理解、測量,或引導空間認知的形成,又有著哪些影響。
想知道前面四堂課發生了什麼事嗎?
【前情提要】
51-1從建築家的〈第一個作品〉到關於「超級荷蘭」的辯論│漆志剛x吳聲明
如果藏書增加,圖書館的公共空間就會被壓縮?Koolhaas設計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時,就不這麼想,他用扭曲造成建築不再方正,進而釋放出更多空間。
1959至1969年之間,Wright、Gropius、Le Corbusier、Mies相繼去世,當時被AA院長Brett Steele提出介紹的年輕建築師(包括Koolhaas)因為能結合設計與理論,如今成為世界公認的建築大師。當設計與理論過度分工,或只能複製抄襲,即使實現,建築師的角色也早已弱化消失了。
建築師的第一個作品格外重要,因為它是建築師展現抵抗姿態與挑戰的第一個行動,是建築勇敢對世界提出看法的明確指向。也就是說,唯有當建築師意識到設計的內涵與姿態,他的第一個作品才會誕生,才有機會被清楚看見、囊括進入括號裡。
51-2拼貼/獨特--柯林.羅(Colin Rowe)與溫格斯(O.M. Ungers)│漆志剛x郭旭原
對應「形隨機能」的功能主義建築,Ungers認為能夠反映內部精神的建築形式,是更為有趣且重要的。
1961年柏林圍牆築起。1977年,包含Ungers、Koolhaas的一批建築師面對城市萎縮,提出〈城市中的城市〉來拯救西柏林。Ungers學習維也納社會住宅的概念,接受都市裡既存的破碎、匿名、不穩定建築,把這些建築視為Found Object,不修復其毀壞,反而設想如何加入新元素,凸顯它們,也能完整城市組構。這也促成了Ungers的〈城市島嶼論(Archipelago)〉與〈超級街廓(Superblock)〉的概念,深化了建築設計與城市關係的思考。
Ungers在半個世紀前提出的〈城市島嶼論〉,是否也能誘發生活在島嶼上的我們思考台灣獨特的城市問題呢?
51-3〈格子〉--現代主義的傳說│漆志剛x何以立
現代主義在視覺藝術上野心的象徵--「格子」,將空間扁平化、幾何化,違反自然寫實,排擠真實空間向度,不再現我們已認知的空間。
十九世紀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馬拉美〈窗〉寫道:「啊!這個諳盡心酸的我呀!難道就不會/借重受欺凌的怪魔,衝破這層玻璃/鼓起無羽毛的翅倏然而去/冒那在永恆中失足墜地的危險。」寫〈格子(Grids)〉的Rosalind E. Krauss也從象徵主義的角度來看,要超脫日常生活是需要轉化的,而介於藝術與真實之間的媒介,就是「窗」。所以窗子的「格子」就很重要,透過它,我們對於窗外世界可以有無限的解讀與想像,甚至重組存在的形式與意義。
也許下一次,站在有格子的窗前,不論窗裡窗外,應該都會有新的發現與體會。
51-4都市沙漠中的建築:一個對現代主義之後日本建築的批判性介紹│漆志剛x平原英樹
日本建築界的傳統之一,是建築師在年輕時便透過「寫作」發表設計理論,建立自我建築邏輯、語彙,並與「創作」(建案)結合,進而影響下一代的建築師。
1970年代現代主義終結後,日本建築出現了結合象徵主義與現代抽象藝術、強調中性或消除意義的建築設計,弱化城市的概念,暗示真正城市象徵的缺席。其中的代表建築師之一是篠原一郎,他在36歲時寫了“A House Is a Work of Art”,不但強調藝術重於功能,還提出關鍵字“Fissure”(縫隙)。他的建築常見山型屋頂、樹狀結構,更利用無用的空間--Fissure Space,在精神上也是一種「格子」。
相較於日本能建立具有特殊性又與全球接軌的建築與都市論述,台灣的建築界是否能有更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