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數學嗎?要不要先從欣賞音樂開始?
加、減、乘、除是小事,但面對複雜的數學定理與公式,是否曾讓學生時代的你或你的孩子卻步?有沒有想過除了死背硬記之外,不妨先從認識看起來與它毫無關係的「音樂」開始?
其實,在古希臘時代,人們便認為音樂與數學不可分割。當時,「畢氏定理」發明者畢達哥拉斯不但因而發展出合聲概念與根據,建立音樂基礎理論,更影響了中世紀的西方音樂。而且,在古希臘人的觀念裡,音樂有內在的力量與特質,直接與心靈活動相關,對於心智、情緒與成長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而在音樂與數學各自因著創作、研究而越見發展後,仍有如發明「西爾維斯特-加萊定理」的數學家說:「音樂是聽覺的數學,數學是理性發出的音樂,兩者皆源於相同的靈魂。」想出微積分的萊布尼茲說:「音樂是一種隱藏的算術練習,透過潛意識的心靈跟數目字在打交道。」寫出《火鳥》的俄羅斯現代派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也說:「音樂的形式較近於數學而不是文學,音樂確實很像數學思想與數學關係。」不論是數學家,抑或是音樂家,都在音樂中看見了數學,也在數學中聽見了音樂。
所以,一起來欣賞音樂吧!
誠品講堂50期《人生的10堂音樂課》裡,我們從童年音樂啟蒙出發,在每一個如同生命註解的講題下,藉由不同類型的旋律與生活故事,了解到音樂不只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表達,它其實是人生很好的媒介。透過創作、演奏或聆賞音樂的過程,我們可以培養詮釋自我生命的能力,說自己的故事,也跟大家一起創造歷史。
然而,認知了什麼是音樂,音樂又可以在生命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後,我們要怎麼踏出第一步--接近它、認識它,進而懂得欣賞它?
51期的《人生的10堂音樂課Ⅱ》,彭廣林老師將依照樂曲結構編制、時期年代,把中外古典音樂專業媒體推薦曲單分類排序、導引聆聽,並穿插音樂的小常識、演奏版本比較等,為我們逐步建立「個人愛樂圖書館」。就好像數學老師解公式般,將乍看艱澀難懂的數理邏輯一一拆解、釐清,變得容易理解、運用,「音樂大夫」彭廣林老師也能透過分享深入淺出的賞樂心法,將平常被我們放在國家音樂廳裡的古典音樂,帶入日常生活,變得好聽。
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