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誠品講堂|部落格
Viewing all 12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鳳毛麟角的魔法師--聞天祥評巴茲魯曼《紅磨坊》

$
0
0
 
 
文│聞天祥
 

《紅磨坊》的故事非常簡單,1900年,一個到巴黎蒙馬特區朝聖的年輕作家(伊旺麥奎格),因緣際會地愛上了紅磨坊最紅的歌舞女郎(妮可基嫚),而背後卻有一個意欲拆散他們的公爵,逼使女郎謊稱只愛財富不愛才子,真相大白後,卻以悲傷的死別作結。如果不特別點明時地的話,說不定很多人還以為這是小仲馬的《茶花女》!

 
但《紅磨坊》精彩的地方也在於此,因為它能在俗濫的故事裡激盪出濃厚的情感;嚴格說來,它的深度不在劇情的複雜,而在導演對歌舞片的熟稔,並且真正展現出如何利用一首歌曲就能道盡千言萬語、進而建立全片精神的歌舞魔法。電影表面的花枝招展或許讓人低估它的紮實深厚,或以劇情去批評它內容空洞,但真正喜愛歌舞片或者對流行歌曲知之甚詳的觀眾,很難不對本片大呼過癮。

 
其實導演巴茲魯曼早在第一部電影《舞國英雄》(1992)就已經讓我們驚豔無比,並視他為近十年歌舞電影的頭把交椅;而《紅磨坊》和《舞國英雄》除了一樣充滿凌厲的剪接與攝影機運動,並以卡通化的方式處理配角,以及充滿濃豔華麗的舞台風采外,就連片中出現的歌曲也同樣幾少原創,幾乎全部取自不同時期的流行音樂,而且《紅磨坊》對歌曲的倚重程度,更甚《舞國英雄》。

 
我猜測巴茲魯曼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受限於當今確實缺乏能夠寫出一部歌舞片詞曲的能手(自從《異形奇花》、《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的霍華艾許曼1991年去世後尤其明顯),再者與其寫了不能傳達他情感思想的詞曲,不如由他徹底主導。由於豐富的音樂知識以及信手拈來加以重新詮釋的鬼才,這些曲子到了他的電影裡,早已脫離原本的意義,卻極其準確地反映出角色的心境、個性,並且成功地推動劇情的發展。

 
真正讓我認定《紅磨坊》是部優異歌舞片的關鍵,是當被誤認為公爵的窮作家,對著舞孃唱出艾爾頓強的〈給你的歌〉(Your Song)時,其動人的效果,完全超出觀影前我先聽原聲帶的感受百倍;亦即導演成功地在男主角演唱這首歌的同時,讓我感受到他的真摯與女主角對愛的震撼與感動,這大概也是繼迪士尼《阿拉丁》的〈嶄新的世界〉(A Whole New World)後,電影中最成功的求愛歌曲。

 
而巴茲魯曼隨後在男女主角定情的〈象屋愛的組曲〉(Elephant Love Medley,象屋是女主角用來迎賓的香閨)一口氣編進十首歌、串成一場戲的拼貼手法,亦相當高段;尤其約翰藍濃、大衛鮑伊的作品竟然能和《軍官與紳士》、《終極保鏢》近乎「芭樂」的主題曲並存不悖,也夠驚人了。值得注意的是,巴茲魯曼有時候會在歌詞裡動手腳,譬如男主角根據原歌詞演唱,想澆他冷水的女主角就立刻接唱修改過、意義相反的歌詞,當最後女主角終於卸下防備的面具,接受男主角的愛情時,再也沒有人去修動歌詞,而真正琴瑟和鳴了!

 
而女主角後來因肺結核發作昏倒,來不及赴公爵晚宴時,紅磨坊老闆謊稱她是去教堂告解,並唱出〈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說明女主角的羞怯之情,並唬得公爵一愣一愣,最後也加入合唱的爆笑情景,恐怕連原唱者瑪丹娜作夢也想不到這首歌能變成兩個大男人的「扯謊與應和之歌」吧!另外,史汀的〈羅珊〉(Roxanne)則被改成探戈版,且被導演以交叉剪接的方式,分頭呈現外人勸男主角不要相信妓女的愛情,讓他不由得心浮氣躁,而女主角正面臨公爵伸出祿山之爪的犧牲邊緣,豔情與緊張的感覺,雙重迸發,效果也相當好。

 
如果你又對歌舞片有所認識的話,也會發現《真善美》、《紳士愛美人》等歌舞片如何技巧地滲入到《紅磨坊》,尤其是瑪麗蓮夢露在《紳士愛美人》唱過的〈鑽石是女孩的最佳拍檔〉(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在本片屢次出現,不但表現了導演對這部經典歌舞片的致敬之意,也成功地運用它來呼應金錢名利的誘惑,恰與其他無關物質的情歌,成為相互拉扯的對立母題。有趣的是在這首歌第一次出現在所謂的「片中秀」(show-in-the-movie)時,導演故意在歌中插進瑪丹娜的〈拜金女郎〉(Material Girl)部分曲段。當年瑪丹娜拍〈拜金女郎〉的MTV時,就是刻意模仿瑪麗蓮夢露在《紳士愛美人》演唱這首歌的髮型、服裝、甚至場面的,現在《紅磨坊》借用《紳士愛美人》,卻連過去也借用過本片的瑪丹娜一塊包容進來,既有對比引伸的趣味,似乎也在說明這種取法與再造的藝術手段,並不是只有他做過。

 
一部好電影自然不只是炫耀技巧或吊書袋而已,而是當這麼簡單俗套的故事竟然能透過導演的歌舞才華,帶給我連續不斷的驚奇,甚至內心的感動時,我不得不讚美巴茲魯曼真的抓到了歌舞片的神髓。他不管每首歌曲完成的年代,一律用來詮釋這個1900年的愛情故事,勢必要引起一些爭議;不過就像他自己講的,背景一樣設在二十世紀初的《相約聖路易》(Meet Me in St. Louis,1944),用的也不是1900年的歌!差別只在於《紅磨坊》用的都是樂迷耳熟能詳的名曲,更需要挑戰我們既有的固定印象。即使他是如此叛逆地拼貼流行歌曲作為己用,但最後的面貌,確實證明他是這個幾乎消失殆盡的類型裡,鳳毛麟角的魔法師。

 
想更了解歌舞片嗎?
誠品講堂【藝術實驗室】
04/18(五)19:30-21:30青春與狂熱:歌舞片的叛逆期
04/25(五)19:30-21:30異形變成迪士尼:八、九○年代的逆勢翻身
05/02(五)19:30-21:30新世紀:復古與創新

51期預告│週一【音樂廳】│人生的10堂音樂課Ⅱ-- 欣賞「好聽」的音樂│彭廣林

$
0
0
 
 
【音樂廳】Music
聽演繹,更聽場景,穿梭時空的動人線條
 

人生的10堂音樂課Ⅱ──
欣賞「好聽」的音樂

06/16─08/18  Monday週一  7:30pm─9:30pm
 

──從小品到交響,從耳朵到心靈
建構個人入門愛樂圖書館
 
一個人一輩子最需要培養的是欣賞、享受美好的能力,而欣賞音樂的能力最為抽象。
本期彭廣林老師將以台北愛樂電台等中外古典音樂專業媒體推薦曲單為基礎,依照音樂結構編制、時期年代別類排序,藉由樂曲的創作時代背景、種類沿革、相關小常識、風格與特色、演奏版本比較等面向,為古典音樂聆賞者建構個人入門的愛樂圖書館;加以深入淺出的「賞樂心法」,讓聽者不只欣賞旋律,還能進入深度思考脈絡,讓音樂變「好聽」。

                                  
講師簡介
 
彭廣林,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畢業、美國紐約曼尼斯(Mannes)音樂院學士(BM)與碩士(MM)、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所音樂演奏藝術博士(DMA)。製作並主持台北愛樂電台FM99.7《什麼是音樂》,曾任東吳大學音樂學系主任(2002-2008)。同時也是台北四重奏一員,每年巡迴台灣各地演出,推廣古典音樂。
 

講題
 
 
06/16
親密的古典小品--鋼琴篇
〈給愛麗絲〉、〈少女的祈禱〉、德布西〈月光〉、舒伯特〈樂興之時〉、蕭邦小品、
李斯特小品、門德爾頌〈無言歌〉、舒曼〈兒時情景〉、拉赫曼尼諾夫前奏曲
 

06/23
詩意又炫目的古典小品--提琴篇
〈給泰依絲〉、〈媽媽教我的歌〉、帕格尼尼〈如歌的行板〉、貝多芬〈浪漫曲〉、
聖桑〈天鵝〉、拉赫曼尼諾夫〈母音練習曲〉、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
帕格尼尼炫技小品、海飛茲安可小品
 

06/30
鋼琴的《新約聖經》--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悲愴〉、〈熱情〉、〈月光〉、〈告別〉、〈華倫斯坦〉
 

07/07
琴瑟和鳴--鋼琴與小提琴奏鳴曲
莫札特奏鳴曲、貝多芬〈春〉〈克羅采〉、布拉姆斯〈雨中之歌〉、
法朗克〈A大調奏鳴曲〉
 

07/14
經典室內樂集--各類型組合的室內樂名曲
三重奏〈大公〉、〈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回憶〉;四重奏〈死與少女〉、〈美國〉;
五重奏〈鱒魚〉
 

07/21
交響樂--序曲篇
莫札特歌劇序曲、貝多芬序曲、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羅密歐與茱麗葉序曲〉
 
 
07/28
交響樂--組曲篇
巴哈〈管弦樂組曲〉、韓德爾〈水上音樂組曲〉、門德爾頌〈仲夏夜之夢〉、
莫索斯基〈展覽會之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譚〉
 
 
08/04
交響樂--鋼琴協奏曲篇
莫札特〈A大調協奏曲〉、貝多芬〈皇帝〉、蕭邦No.1、柴可夫斯基No.1、
拉赫曼尼諾夫No.2
 

08/11
交響樂--小提琴協奏曲篇
維瓦第〈四季〉、「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貝多芬、門德爾頌、布拉姆斯與柴可夫斯基

08/18
交響樂--維也納的交響曲
海頓〈驚愕〉、莫札特No.41、貝多芬〈英雄〉〈命運〉〈田園〉〈合唱〉

51期預告│週二【現代經典堂】│現代經典細讀-- 哈謝克的《好兵帥克》與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楊照

$
0
0
 
 
【現代經典堂】Modern Classic
訪經典,而尋脈絡,跨時代的價值探索
 
 
現代經典細讀──
哈謝克的《好兵帥克》與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
 
06/10─09/02  Tuesday週二  7:30pm─9:30pm
 
 
──荒唐執迷或歷史命定?
從戰爭經驗反思文明轉折
 
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祭,讓我們反思戰爭是什麼?大規模戰爭中反映了什麼樣的人類經驗?
兩本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而完成的現代經典,從兩個很不一樣的方向探索人。《好兵帥克》凸顯了人的荒唐,尤其是對於冒險榮耀成就的荒唐執迷。人總以為是自己發動了戰爭、參與了戰爭,然而比較接近事實的卻恐怕是:戰爭的複雜因素控制了人、吞噬了人,人只能在過程中尋找藉口,假裝自己對於戰爭與無常還有掌握控制能力。
《西方的沒落》則主張,就連戰爭都受到悲劇性的文明法則主宰,戰爭不過就證明了歐洲文明已經過了巔峰,必然要走下坡朝向沒落與死滅。那種不容懷疑、不容討論的歷史命定論,震驚了歐洲,同時鼓舞了歐洲以外的地區,激發了歷久不衰的文明反思風潮。
  
                                                          
講師簡介
 
楊照,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周報總編輯、東森ETFM聯播網《週末大人物》主持人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悠遊於不同身分,以俐落又不失幽默的筆觸與談吐,準確刺中問題核心;而他對文學、歷史、音樂與美食的愛好,又讓人在他的言談中得以感受詩意與浪漫的光采。
 
 
講題
 
 
06/10
戰爭的中心與邊陲
06/17
戰爭的淚與笑
06/24
規模空前的荒唐
07/01
對於冒險故事的反諷
07/08
個人與體制
07/22
個人與文明
07/29
文明遵從生命法則?
08/05
龐大的文明論風潮
08/26
一個悲觀主義者的形成
09/02
在歐洲之外的影響

 
指定書單
 
《好兵帥克》。哈謝克著,志文,2006。
《西方的沒落》。斯賓格勒著,吳瓊譯,上海:三聯,2006。

 
延伸閱讀
 
《雅‧哈謝克》。劉星燦著,北京:人民,2010。
《史賓格勒》。商戈令著,三民,1991。

 
注意事項
 
上課期間請務必自備指定書。
本課程上課地點為誠品信義店視聽室(台北市松高路11號6F)。

51期預告│週四【風格生活館】│食在有關係│韓良憶

$
0
0
 

【風格生活館】Style
是物件,更是身體,品味生活的開端
 
 
食在有關係

06/19─08/21  Thursday週四  7:30pm─9:30pm

 
──有意思也有意識地吃
探索食文化的箇中滋味
 
 
「既然我們非得吃才能活,索性就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M. F. K. 費雪

曾有人問已故的美國飲食文學大家費雪,為什麼不寫人類為權力和安全感而奮鬥,不寫愛的課題,而總談吃喝之事?
她被問煩了,寫出以下這一段文字:「食物、安全感和愛是人的三項基本需求,三者混雜交錯、緊密結合……是以,當我寫到飢餓時,我寫的其實是愛與對愛的渴求,還有溫暖以及對溫暖的熱愛與渴求……當我們掰開一塊麵包,飲下一口酒時,產生交流作用的,不單只有我們的身體而己。當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寫飢餓而不寫戰爭與愛情時,這就是我的回答。」
善哉斯言,關於「食」,真的不單只是肚子餓不餓或味道好不好而己,箇中尚有太多面向值得思考,應該研究。這個夏天,就讓我們透過十堂課,開始試著去了解「食」與歷史、身體、情感、風土、酒、綠色生活、節氣、文學以及民族文化的關連。最後但絕非最不重要的,請大家一起來探討,吃東西這件事究竟有沒有社會責社。

 
主策劃簡介
 
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對美食有信仰,對旅行有熱情,曾旅居荷蘭十三年,目前定居台北,在BRAVO FM91.3主持廣播節目《小宇宙大世界》,繼續寫作、翻譯、烹飪、散步、過日子。繁簡體中文著作共十餘本,包括《韓良憶的音樂廚房》、《吃.東.西》、《在歐洲.逛市集》,最新著作為《只要不忘就好》。譯作更多,不勝枚舉。
 
 
講題
 
 
06/19
戰爭.殖民.移民:對台菜的影響
焦桐(作家)

06/26
好不好吃,身體知道;好不好吃,你做得到
蔡穎卿(作家)

07/03
旅行中的美食關係
張國立(作家)

07/10
台灣稻米滋味
徐仲(飲食文化研究者)

07/17
台灣飲食文學之前世今生
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

07/24
台灣與義大利在餐桌相遇--兼談台灣的異食文化
徐仲(飲食文化研究者)、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

07/31
台南節氣,食材故事與美食
王浩一(作家、美食文史工作者)

08/07
只想吃的更好,吃出綠色的未來--從小農復耕開始談起
番紅花(作家)

08/14
酒經漫談:來聊酒,兼談酒食關係
劉永智(葡萄酒自由作家)、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

04/24
美食,看我的--談美食與社會責任
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
 
          
延伸閱讀
 
《台灣味道》。焦桐著,二魚,2009。
《廚房劇場》。蔡穎卿著,大塊,2012。
《兩個人的義大利》。張國立、趙薇著,皇冠,2002。
《火車慢跑!19種沒看過的北海道》。張國立、趙薇著,皇冠,2013。
《義食之選》。徐仲著,周徐儀,2010。
《知味台灣》。徐仲著,白象,2012。
《頂級酒莊傳奇》。劉永智著,積木,2009。
《廚房小情歌》。番紅花著,遠流,2013。
《慢食府城》。王浩一著,心靈工坊,2007。
《白米不是炸彈》。楊儒門著,印刻,2007。
《吃.東.西》。韓良憶著,皇冠,2008。
《雅舍談吃》。梁實秋著,九歌,2009。
《唐魯孫談吃》。唐魯孫著,大地,2000。
《肚大能容》。逯耀東著,東大,2007。
《飲膳札記》。林文月著,洪範,1999。
《國宴與家宴》。王宣一著,時報,2003。
《紅燜廚娘》。蔡珠兒著,聯合文學,2005。
《饕餮書》。蔡珠兒著,聯合文學,2006。
《黃魚聽雷》。張曼娟著,皇冠,2004。
《第九味》。徐國能著,聯合文學,2003。
《台北小吃札記》。舒國治著,皇冠,2007。
《窮中談吃》。舒國治著,聯合文學,2008。
《韓良露私房滋味》。韓良露著,麥田,2005。
《韓良憶的音樂廚房》。韓良憶著,皇冠,2010。
《慢食: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謝忠道著,貓頭鷹,2011。
《極致之味:Yilan的18堂飲食課》。葉怡蘭著,皇冠,2008。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其實,大家都想做菜》。莊祖宜著,貓頭鷹,2012。
《食色巴黎》。林郁庭著,二魚,2014。

51期預告│週五【藝術實驗室】│通俗劇vs.瘋狂喜劇: 銀幕愛情的戰爭與和平│聞天祥

$
0
0
 
 
【藝術實驗室】Art
論再現,更論表現,迎向靈光的窗
 
 
通俗劇vs.瘋狂喜劇:
銀幕愛情的戰爭與和平
 
06/20─08/22  Friday週五  7:30pm─9:30pm

 
──何其相似又互為對比
看一線之隔的愛情悲喜
 
道格拉斯薛克(Douglas Sirk)曾說:通俗劇(melodrama)不只是愛情故事而已,而是限制愛情的社會環境。相較於通俗劇中的角色總是受其擺佈,瘋狂喜劇(screwball comedy)的角色則是用言行去嘲笑社會禮儀與慣例。
它們何其相似,卻又互為對比。以愛情為信條,瘋狂喜劇將原本無政府主義傾向的情侶,融入到最後的婚姻或擁抱中;而通俗劇則大幅描述主角被迫順從或因不從,而遭受的抨擊與折磨。
類型、影史;作者、明星;風格、票房;公式、顛覆。這回不只講好萊塢,既要上推到莎士比亞,還要跟歐亞影壇相提對照。

 
講師簡介
 
聞天祥,十六歲開始發表電影文字,二十歲起擔任各大報紙雜誌的專欄影評人。策劃過五屆台北電影節,為它樹立年輕獨立的形象。2009起擔任金馬執委會執行長,帶領同仁完成《10+10》電影計畫與深受好評的「金馬50」;2010首創金馬奇幻影展,再度改寫台灣影展文化。他對導演風格與影史流派如數家珍,不同電影題材都能給出最佳解釋。無論看似艱澀乏味或華麗俗艷的各色影片,總能以幽默風趣的風格將其拆分解析,轉個方向讓我們發現其中奧妙,恨不得再將電影倒帶重看兩三回。近作《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更對二十年來台灣電影提出宏觀細膩的見解。

 
講題
 
 
06/20
悲喜一線間:從兩部莎劇電影談起
《羅密歐與茱麗葉》、《都是男人惹的禍》、《殉情記》

06/27
死亡是慾望最淒美的形狀:葛里菲斯、喬治庫克、張毅
《落花》、《茶花女》、《星海浮沈錄》、《玉卿嫂》

07/04
猛男/寡婦。闖入者/救贖者:道格拉斯薛克、陶德海恩斯、宋存壽
《春風秋雨》、《地老天荒不了情》、《遠離天堂》、《母親三十歲》

07/11
被折磨的兒子:尼可拉斯雷、文生明尼利、李安
《天倫夢覺》、《養子不教誰之過》、《茶與同情》、《推手》

07/18
低調的溫柔:溝口健二、小津安二郎、成瀨巳喜男、山田洋次
《西鶴一代女》、《浮草》、《浮雲》、《黃昏親兵衛》

07/25
假如電影是真的:法斯賓達、奇士勞斯基、阿莫多瓦
《恐懼吞噬心靈》、《愛情影片》、《我的母親》、《玩美女人》

08/01
民粹主義與烏托邦:法蘭克卡普拉、史特吉斯
《一夜風流》、《富貴浮雲》、《浮生若夢》、《風雲人物》

08/08
愛情原來是詐騙:霍華霍克斯、麥可高登、比利懷德
《妙冤家》、《枕邊細語》、《妙藥春情》、《熱情如火》

08/15
誰說女人是惡魔:芭芭拉史翠珊、珊卓布拉克、黛安基頓
《俏冤家》、《當哈利碰上莎莉》、《愛情限時簽》、《大老婆俱樂部》

08/22
何時冤家變親家:沈西苓、侯孝賢、杜琪峯
《十字街頭》、《就是溜溜的她》、《孤男寡女》、《小親親》
 
 
延伸閱讀
 
《好萊塢類型電影》。Thomas Schatz著,李亞梅譯,遠流,1999。

51期預告│週三【城市建築家】│()括號建築:當代建築論述思辯Essays in Architecture│漆志剛

$
0
0
 
 
【城市建築家】City – Archi
讀空間,更讀場所,意象與想像的所在
 
 
()括號建築:
當代建築論述思辯Essays in Architecture
 
06/25─09/03  Wednesday週三  7:30pm─9:30pm

 
──誰在括號裡?
當代論述與建築活動的新穎對話
 
 
主策劃簡介
漆志剛,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理學士。曾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諾頓建築學院客座專任助理教授,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Butterfly(ar-ch)建築研究室主持人。擔任紐約Stephen Yablon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時,贏得波士頓海港公園遊憩中心競圖首獎,創作曾獲歐美、日本建築競圖佳作,並見於《紐約時報》、《青年建築師選5》、《移動住宅》、《新建築》等刊物。
 
 
更多課程內容敬請期待!
 

建築家的第一次:用思考構築空間

$
0
0
 
 
2000年普立茲克獎得主荷蘭建築大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在去年來台分享他研究「代謝派」的經驗時,曾表示:「『代謝派』是第一個非西方的建築運動,但也可能是最後一個改變建築思潮的建築運動了。」他認為,那時引發建築家討論激盪的現象,彌足珍貴;然而,當代建築家卻已失去集體討論建築思維的熱忱,轉而相互競爭,十分可惜。

建築是人與環境接觸的介面,為了符合人們的期待與需求,在世界各地逐日立基,建構生活場域紋理。可是,有的建築能在現身剎那即攫獲目光、被一再提出討論;有的卻在築起的一刻,就要被遺忘。如果,歷史是被思潮與意識形態剪接的主張,在時間流中被〔括號〕的片段。那麼,是什麼關鍵讓建築家及其作品得以被〔括號〕起來,任時間流動仍能在歷史中站穩腳步、找到定位,甚至歷久彌新?

是「研究」。透過「研究」,建築家才有可能精準地回應需求,對於建築形式與機能提出更好的設計,改善或解決亟需面對的問題。當然,還要「討論」。藉由「討論」,建築家可以集思廣益,減少獨立設計的盲點,使結果更臻於完善。正因為「研究」與「討論」,讓建築家及其作品富有內涵意義,值得被長久關注、一再討論。

於是,誠品講堂51期【城市建築家】的第一堂課,漆志剛老師將與「十禾設計」主持人吳聲明先生對談,用Brett Steele的“First Works”以及Herman Hertzberger與Rem Koolhaas的對話“Rem, do you know what this is?”,從六、七0年代出道、為大家熟悉的建築家的第一個作品談起,加上有關二十世紀末「『超級荷蘭』現象」(Super Dutch)的反思,作為本期一系列課程的引子,再逐週透過「研究」——關於建築創作與思考的文本,與來自台灣、日本與西班牙的當代建築家「討論」,看看被〔括號〕的建築,也要和大家一起〔括號〕建築。

 
課程資訊
 
參考資訊
管婺媛,〈庫哈斯:當代建築師失去討論的熱忱了〉。《中時電子報》,2013.09.18。

從懂得欣賞開始--愛樂者的第一堂課

$
0
0

 

害怕數學嗎?要不要先從欣賞音樂開始?
 
加、減、乘、除是小事,但面對複雜的數學定理與公式,是否曾讓學生時代的你或你的孩子卻步?有沒有想過除了死背硬記之外,不妨先從認識看起來與它毫無關係的「音樂」開始?
 
其實,在古希臘時代,人們便認為音樂與數學不可分割。當時,「畢氏定理」發明者畢達哥拉斯不但因而發展出合聲概念與根據,建立音樂基礎理論,更影響了中世紀的西方音樂。而且,在古希臘人的觀念裡,音樂有內在的力量與特質,直接與心靈活動相關,對於心智、情緒與成長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而在音樂與數學各自因著創作、研究而越見發展後,仍有如發明「西爾維斯特-加萊定理」的數學家說:「音樂是聽覺的數學,數學是理性發出的音樂,兩者皆源於相同的靈魂。」想出微積分的萊布尼茲說:「音樂是一種隱藏的算術練習,透過潛意識的心靈跟數目字在打交道。」寫出《火鳥》的俄羅斯現代派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也說:「音樂的形式較近於數學而不是文學,音樂確實很像數學思想與數學關係。」不論是數學家,抑或是音樂家,都在音樂中看見了數學,也在數學中聽見了音樂。
 
所以,一起來欣賞音樂吧!
 
誠品講堂50期《人生的10堂音樂課》裡,我們從童年音樂啟蒙出發,在每一個如同生命註解的講題下,藉由不同類型的旋律與生活故事,了解到音樂不只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表達,它其實是人生很好的媒介。透過創作、演奏或聆賞音樂的過程,我們可以培養詮釋自我生命的能力,說自己的故事,也跟大家一起創造歷史。
 
然而,認知了什麼是音樂,音樂又可以在生命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後,我們要怎麼踏出第一步--接近它、認識它,進而懂得欣賞它?
 
51期的《人生的10堂音樂課Ⅱ》,彭廣林老師將依照樂曲結構編制、時期年代,把中外古典音樂專業媒體推薦曲單分類排序、導引聆聽,並穿插音樂的小常識、演奏版本比較等,為我們逐步建立「個人愛樂圖書館」。就好像數學老師解公式般,將乍看艱澀難懂的數理邏輯一一拆解、釐清,變得容易理解、運用,「音樂大夫」彭廣林老師也能透過分享深入淺出的賞樂心法,將平常被我們放在國家音樂廳裡的古典音樂,帶入日常生活,變得好聽。
 
 
課程資訊

好康News│帶Eslite Café的悠閒品味回家吧!

男人與女人的戰爭:淺談瘋狂喜劇Screwball Comedy

$
0
0
 
 
文│聞天祥

Screwball comedy,電影資料館出版的《電影辭典》將它翻譯成「脫線喜劇」,李亞梅翻譯的《好萊塢類型電影》則叫做「瘋狂喜劇」,另外在其他人的文章裡,我也見過「神經喜劇」、「冤家喜劇」等等用語。

這種在1930年代中期出現的美國喜劇電影,描述的往往是荒謬絕倫的愛情衝突,當然,矛盾最後總是圓滿解決,因此我發現更多觀眾和媒體,可能乾脆給予「浪漫喜劇」這種毫不嚴謹卻大家都懂的稱呼。

男女主角的對立,是這類電影敘事的重要主題;聰明俏皮的對白和巧妙的故事設計,是這個類型絕對必要的元素。和歌舞片一樣,它也為經濟大蕭條時代的觀眾,提供了逃避現實的賞心樂事,既主宰了電影市場,也為當時提供了最重要與最迷人的社會紀錄。

許多專家都認為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的《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是瘋狂喜劇的原型。他描述一個富家千金(克勞黛考爾白Claudette Colbert)離家出走,在車上遇到一個剛被解雇的記者(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女的拒人千里,男的志在必得,後來為了自己,他們結伴同行,一路上爭執衝突不斷,愛情因子卻也快速滋長,雖然尾聲差點因為誤會而讓女主角琵琶別抱,但最後誤會冰釋,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夜風流》不僅破天荒地成為奧斯卡史上第一部獲得「大滿貫」的電影(指囊括最佳影片、導演、劇本、男女主角這五項獎),也建立了一種新的電影風格。卡普拉企圖在瘋狂墮落的世界中,灌注一種樸素的民粹主義(populism)與中產階級的意識型態。一方面,男女主角最後的擁抱,象徵了他們融入了社群;但在另一方面,他們的「瘋狂」行為如果男主角可以和嬌寵的富家女克服彼此意識型態上的差異而互相擁抱,那麼觀眾就不應該對烏托邦(或傳統美國理想)失去信心。所以電影最後的結局總是預料中的擁抱與對婚姻的期許,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是因為他們共同的價值與態度,而非背景。因此,他們奔放的戀愛過程就顯得可信與迷人。《一夜風流》建立了一種新的風格,它的主題成了三0年代上百部喜劇的一種典型。每一部電影都包含了一對背景迥異的情侶,不過他們原本初期的對立,在其他人的影片逐漸轉變成直接而浪漫的愛情。

卡普拉比同時期任何一個導演都要瞭解浪漫的喜劇與社會慣例之間、好萊塢電影與美國意識型態之間的必要關係。至於他作品之所以能透露一致的觀點,則是因為《一夜風流》的巨大成功讓他具備籌備、劇本、實際拍攝到後製的高度權威,他也因此創造了一個結構完整、內在一致的電影敘事。但是卡普拉在《一夜風流》後的電影,漸漸變得不像浪漫愛情片(雖然在描寫主角極其天真的樂觀主義時依舊浪漫),也漸漸變得不像喜劇片(儘管都是喜劇收場),尤以「迪斯-史密斯-杜三部曲」(Deeds-Smith-Doe trilogy)最為清楚(指的是《富貴浮雲》Mr. Deeds Goes to Town,1936;《華府風雲》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群眾》Meet John Doe,1941這三部作品)。片中的男主角都是身材修長的獨行俠,說話慢條斯理,但在遇到危機時卻值得信賴。在這幾部電影當中,女主角比較不是「愛的興趣中心」,而是「觀眾的代理人」,也代表了好萊塢對當時都市職業婦女的看法:強悍、清晰、專業、愛操縱,穿套裝的時間比晚禮服還多,她們一開始多以憤世嫉俗與盲目的專業主義歧視男主角,最後卻與觀眾一起加入男主角獨特的世界觀。

除了法蘭克卡普拉,早期最重要也最具原創性的瘋狂喜劇導演應該是霍華霍克斯(Howard Hawks,1896-1977),而且他的「瘋狂」程度,恐怕才是此一類型最極端的例子。霍華霍克斯片中的男女對峙可能是所有瘋狂喜劇中最激烈的,《育嬰奇譚》(Bringing Up Baby,1938)的卡萊葛倫是個醉心於研究恐龍的呆頭科學家,遇上凱薩琳赫本這個任性又外向的小姐,還要養育一隻豹,他原本的婚事和事業因此變得岌岌可危。《妙冤家》(His Girl Friday,1940)則是一名打算離職去結婚的女記者,被她的上司兼前夫用計贏回前妻兼下屬的故事,片中男女主角在辦公室裡唇槍舌戰的唸白頻率,即使現在看來,都令人瞠目結舌。

霍華霍克斯鼓勵我們嘲笑我們自己、我們的價值和社會環境,甚至嘲笑瘋狂喜劇的公式,嘲笑可憐的主角企圖改變世界以及「另一半」。他在戰後拍的滑稽作品,例如:《戰時新娘》(I Was a Male War Bride,1949)、《妙藥春情》(Monkey Business,1952),預示了電視「情境喜劇」(situation comedy)的來臨。
 
相較之下,喬治庫克(George Cukor,1899-1983)就溫和多了。他的瘋狂喜劇代表作品有《男裝》(Sylvia Scarlett,1935)、《休假日》(Holiday,1938)、《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庫克電影裡男女主角充滿活力的「性別論戰」,具有詼諧、優雅與性的魅力,而愛慕與敵對微妙的平衡關係,才是真正吸引觀眾之處。

《費城故事》是瘋狂喜劇的另一種變化類型,男女主角在一開始就已經結為夫妻,劇情的重點則擺在他們的離婚或再婚狀態。本片描述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飾演為情所苦的記者,負責報導卡萊葛倫(Cary Grant)的前妻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即將再婚的消息,讓瘋狂喜劇脫離戀愛故事,表現婚姻與離婚的痛苦掙扎。

普萊斯頓史特吉斯(Preston Sturges,1898-1959)崛起的時間較晚一點,他擅長利用瘋狂喜劇的類型敘事慣例:充滿活力的性論戰、身份錯亂與主角糊里糊塗被送上青雲之路、鄉巴佬在大都市求生存等等。他和瘋狂喜劇大師卡普拉很不一樣的地方是:他的主角通常不自立而困惑,而且顛覆了卡普拉認為美國人具有與生俱來的智慧及善良的民粹主義觀點,諷刺了許多美國文化的缺點。

《蘇利文之旅》(Sullivan's Travels,1942)是史特吉斯最好的作品,描述一個自視甚高的喜劇導演想要拍攝高格調的社會問題電影,卻在陰錯陽差鋃鐺入獄後,發現他的真理。他從獄友身上發現喜劇與人類笑聲無與倫比的價值,於是決定繼續拍攝喜劇片。

法蘭克卡普拉在二次大戰後繼續在電影中頌揚美國生活,與史特吉斯晚期自我反射的仿作,都不再受到歡迎,大家要的似乎只是平淡無奇的瘋狂喜劇「公式」。最能代表此一類型變化的,或許是史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與凱薩琳赫本合作關係的結束,與同時躍升為好萊塢最浪漫的一對的桃樂絲黛(Doris Day)與洛赫遜(Rock Hudson)。

他們比較迷人的作品如《枕邊細語》(Pillow Talk,1959)、《名花有主》(Send Me No Flowers,1964)展現了美國社會在當時的性道德觀點。例如《枕邊細語》就描述了女主角對男主角老是佔據公用電話線跟談情說愛大表不滿而去告狀,男主角為了報復她,於是利用女主角沒見過他本人的優勢,刻意現身去追求她,讓女主角不由得愛上電話那頭的冤家而不自知。這些影片並沒有展現出前人那種形式上的活力與主題的複雜性,但對美國性觀點的改變,卻成了一種有趣的紀錄。

瘋狂喜劇並未隨著時代而消失,七0年代,彼得波丹諾維奇(Peter Bogdanovich)也曾成功地融合這個類型的風格和要素,由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和雷恩歐尼爾(Ryan O'Neal)主演《愛的大逃亡》(What's Up, Doc?,1972)。同樣的明星組合又合作了《奪標妙女郎》(The Main Event,1979)。不過這時期最大膽的作品應屬赫伯羅斯(Herbert Ross)導演的《俏冤家》(Owl and the Pussycat,1970),喬治席格(George Segal)飾演一個自稱是作家、其實還窩在書店工作的男子,因不堪住對門公寓的芭芭拉史翠珊電視聲音過於吵雜,而向管理員抱怨,卻令當時正在「招待」男客人的芭芭拉史翠珊被逐出公寓,這個自稱是模特兒、其實兼差做雞的女人,立刻上門來理論。這場「女強男弱」的對手戲,近乎二十分鐘,你從來沒看過瘋狂喜劇的主人翁如此「不優雅」,卻深得瘋狂喜劇場面調度與表演的神髓,亦反映了性道德觀念時至七0年代「解放」後的結果。

八、九0年代的瘋狂喜劇反而沒有七0年代來的大膽開放。不過許多作品大家都耳熟能詳,譬如梅格萊恩(Meg Ryan)在八0年代後期與九0年代主演的一些知名喜劇,都算是瘋狂喜劇的延伸。強納生德米(Jonathan Demme)的《散彈露露》(Something Wild,1986)、《烏龍密探擺黑幫》(Married to the Mob,1988)比較之下則更加辛辣。柯恩兄弟的《金錢帝國》(The Hudsucker Proxy,1993)則是對卡普拉「迪斯-史密斯-杜三部曲」的仿作。

而近年香港流行的《孤男寡女》(2000,杜琪峰導演,劉德華、鄭秀文主演)、《小親親》(2000,奚仲文導演,郭富城、陳慧琳主演)等片,好萊塢的《貼身情人》、《絕配冤家》、《愛情趴趴走》也都是標準的瘋狂喜劇。其中,《小親親》前半部郭富城與陳慧琳的對峙,寫得非常出色,可惜虎頭蛇尾,後繼無力,整體成績反而不如《孤男寡女》。《貼身情人》讓女強人遇上了軟腳少爺;《絕配冤家》則讓馬修麥康納與凱特哈德森初見面時,用「單字」彼此勾引,表面上好像和與傳統瘋狂喜劇有如「連珠砲」的台詞寫法唱反調,但那種不懷好意的言語拉鋸戰,其實同出一轍;《愛情趴趴走》則根本就是桃樂絲黛與洛赫遜模式的翻版。瘋狂喜劇拍得好的時候,可以成為另類的社會紀錄與精彩的性別論戰,但這些作品大多還沒到這個層次,尤其它們對職場女性時常有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壓抑了可以有的襟懷與視野。倒是不少演員證明了他們在這條戲路的潛力與魅力。

備註:本文原載於《台灣電影筆記》網站。

大家來說《食在有關係》

$
0
0
 
 
誠品講堂的【風格生活館】系列,在51期特別邀請飲食旅遊作家韓良憶老師策劃《食在有關係》十堂課程,第一堂即由長期致力於飲食文化研究的焦桐老師帶來台菜與島嶼歷史進程的關係。雖然無吃亦無喝,但老師的妙語搭配令人垂涎的圖片,獲得來上課的朋友們一致好評!且讓我們來看看學員課後的分享。

M 學員

台灣人會花很多錢在吃這件事上,卻不願意花時間來吃。有意識地對待食物,有意識地吃,才有機會讓飲食成為文化。

  《食在有關係》的第一堂課焦桐老師以「一代會住,三代會穿,五代會吃」作為開場,接著由台灣的歷史引出戰爭、殖民、移民對台灣菜的影響,妙語如珠的冷面笑匠,焦桐老師引領學員進入一幕又一幕的饕客場景,是講堂系列唯一會引起學員大量分泌唾液的課程。

接下來的九堂課,韓良憶老師也將邀請各方高手帶領我們一窺飲食的各個面向,滿心期待。


《時光》編輯Kenny

焦桐老師說:「溫州沒有溫州大餛飩,福州沒有福州乾拌麵,四川沒有四川牛肉麵……。」
但每一樣食物都彷彿乘載一種鄉愁,屬於每個人獨有的記憶。

我記得那些個午後,母親總會買幾顆碩大渾圓的餛飩回家,填補晚餐前的飢餓口慾;
我記得那碗麵澆淋了過量的黑醋與辣油,和對坐的那人,一邊揮汗一邊吃得咂嘴;
我記得寒冷冬夜的一碗牛肉湯,在下了班掏空精力的時刻,一個人喝得差點掉下淚來……

期待接下來的《食在有關係》課程,能繼續探索飲食的箇中滋味,領我們進入酸甜苦辣的大千世界。


小魚兒

《食在有關係》第一堂課由謙稱「被誤會為美食家」的焦桐老師打頭陣,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港尖沙咀的頂級杭州菜館,與曾經向其取經的台灣新杭系料理餐廳的菜色對照畫面。

誠品講堂自從上一期開設飲食系列課程,位於敦南店的視聽室每逢週四晚間,儼然是一個用視覺、聽覺構築的小廚房。每一位來到這裡的講師、分享的主題不盡相同,卻都共同呈現了用心的台灣飲食達人如何認真對待食材料理,在各自鍾愛的滋味裡不斷精進鑽研,非但著力於滿足口舌腹肚,還要處處細膩講究。也因此,每當下課走出這間小廚房,心靈也都飽足了!

 
【課程預告】
原來食物也有假?6/26(四)7:30pm蔡穎卿老師將來與大家分享你身體知道的真食物,不但讓你吃得到,也要做得到!更多課程資訊請見:51期預告│週四【風格生活館】│食在有關係│韓良憶

寫在《括號中的〔建築〕》開課之前

$
0
0
 
 
文、圖│漆志剛

2014.06.24 台北Taipei 

明天06/25晚上的誠品講堂是這次"括號中的〔建築〕"系列的第一講,我邀請了吳聲明老師與我共同主講"從建築家的〈第一個作品〉到關於「超級荷蘭」的辯論"這樣一個題目。建築家的第一個作品為什麼重要?因為這是建築師第一次展現抵抗的姿態與挑戰的行動,而這正是當前許多台灣年輕建築創作者積極思考的問題。

1959-1969年之間,Wright, Gropius, Le Corbusier, Mies 相繼去世,標示了全新建築世代的開始。我們將從AA院長 Brett Steele 對當時的年輕建築師的介紹開始,討論 Venturi、庫哈斯、羅西、Libeskind、藍天組等如何結合設計與理論,作為實驗性創作的基礎,並透過Stefano Boeri, Beatriz Colomina, Pier Vittorio Aureli 等理論家的評述,來進一步將討論延伸至30年後(也就是90年代)的超級荷蘭現象。無獨有偶的是Brett Steele與Pier Vittorio Aureli 等都討論了近來理論與設計過度分工所造成的問題,在Herman Hertzberger 與Rem Koolhaas的對談辯論中也凸顯了評論家、策展人、甚至媒體等在這樣的趨勢中失能的狀態。Pier Vittorio Aureli 更指出建築師們的群聚,在資本主義的操作下,由理想的實踐逐漸被收編弱化為媒體造勢與品牌行動,建築的討論更逐漸由“無Nothingness”轉為“空無一物Nothing at all” 。

在柯比意即將逝世五十週年的時候,世界建築開始比過去更加關注亞洲,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來集合抵抗的力量,以研究、實驗將各種已知理論與設計結合,再提出超越或批判的思考與創作。

這就是我跟聲明老師在第一講,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與討論的事。
 
 

誠品講堂│課程通知

$
0
0

 

51期週二【現代經典堂】課程下半場日期異動如下:

07/29(二)  個人與文明

08/05(二)  文明遵從生命法則?

08/26(二)  龐大的文明論風潮

09/02(二)  一個悲觀主義者的形成

09/09(二)  在歐洲之外的影響

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如有課程相關問題,請電洽02-66365888 轉展演事業群。

誠品講堂│課程通知

$
0
0
 
7/23(三)【城市建築家】課程,因台北市政府公告停班停課,將順延至7/30(三)上課。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如有課程相關問題,請於上班日來電02-66365888#8805。

 

 

圖譜上的可見光:續談當代建築思辯文選

$
0
0
 
 
「我們這次是把光譜攤開來看。」兼有51期建築系列課程主策劃與主講雙重身分的漆志剛老師如是說。

正如同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徵光譜。「建築」的構成,囊括了用來支撐內在的學派體系、時代論述,以及型塑外表的技術與材料。而本系列的課程規劃,特別攤開了建築光譜中「研究與理論」的一隅,透過二十世紀以來建築家、藝術家、哲學家、社會學家所採納的時代思潮或主張觀點,來看看受這些思潮影響或立基於這些論述而被括弧進歷史的設計,也因此凸顯了理論與創作之間需要藉由彼此支撐、落實的緊密關係。

在接下來的六堂課裡,漆志剛老師將與吳佳芳、楊家凱、周書賢、宋立文、伊萊恩、鍾裕華、葉佳奇等七位建築師,逐堂討論義大利理論家Manfredo Tafuri的建築史學觀、美國建築家Diana Agrest對於設計與文化系統關係的辯論,還要拉開建築尺度,檢視其與都市、景觀的關係,然後回頭討論object與空間的大小關係,看看德國哲學家Martin Heidegger的主張如何影響建築家的思考與創作。甚至呼應二十一世紀的網絡、互動指向,探討法國社會學家Bruno Latour的行動者網絡理論——以建築誘發公共空間不預期活動來豐富生活的思考,以及檢視儀器、裝備等輕量或互動裝置對於改變我們理解、測量,或引導空間認知的形成,又有著哪些影響。

想知道前面四堂課發生了什麼事嗎?
 

【前情提要】
 
51-1從建築家的〈第一個作品〉到關於「超級荷蘭」的辯論漆志剛x吳聲明

 
如果藏書增加,圖書館的公共空間就會被壓縮?Koolhaas設計西雅圖中央圖書館時,就不這麼想,他用扭曲造成建築不再方正,進而釋放出更多空間。

1959至1969年之間,Wright、Gropius、Le Corbusier、Mies相繼去世,當時被AA院長Brett Steele提出介紹的年輕建築師(包括Koolhaas)因為能結合設計與理論,如今成為世界公認的建築大師。當設計與理論過度分工,或只能複製抄襲,即使實現,建築師的角色也早已弱化消失了。

建築師的第一個作品格外重要,因為它是建築師展現抵抗姿態與挑戰的第一個行動,是建築勇敢對世界提出看法的明確指向。也就是說,唯有當建築師意識到設計的內涵與姿態,他的第一個作品才會誕生,才有機會被清楚看見、囊括進入括號裡。
 
 

51-2拼貼獨特--柯林.羅(Colin Rowe)與溫格斯(O.M. Ungers)漆志剛x郭旭原
 
 
對應「形隨機能」的功能主義建築,Ungers認為能夠反映內部精神的建築形式,是更為有趣且重要的。

1961年柏林圍牆築起。1977年,包含Ungers、Koolhaas的一批建築師面對城市萎縮,提出〈城市中的城市〉來拯救西柏林。Ungers學習維也納社會住宅的概念,接受都市裡既存的破碎、匿名、不穩定建築,把這些建築視為Found Object,不修復其毀壞,反而設想如何加入新元素,凸顯它們,也能完整城市組構。這也促成了Ungers的〈城市島嶼論(Archipelago)〉與〈超級街廓(Superblock)〉的概念,深化了建築設計與城市關係的思考。

Ungers在半個世紀前提出的〈城市島嶼論〉,是否也能誘發生活在島嶼上的我們思考台灣獨特的城市問題呢?
 
 
 
51-3〈格子〉--現代主義的傳說│漆志剛x何以立
 
 
現代主義在視覺藝術上野心的象徵--「格子」,將空間扁平化、幾何化,違反自然寫實,排擠真實空間向度,不再現我們已認知的空間。

十九世紀法國象徵主義詩人馬拉美〈窗〉寫道:「啊!這個諳盡心酸的我呀!難道就不會/借重受欺凌的怪魔,衝破這層玻璃/鼓起無羽毛的翅倏然而去/冒那在永恆中失足墜地的危險。」寫〈格子(Grids)〉的Rosalind E. Krauss也從象徵主義的角度來看,要超脫日常生活是需要轉化的,而介於藝術與真實之間的媒介,就是「窗」。所以窗子的「格子」就很重要,透過它,我們對於窗外世界可以有無限的解讀與想像,甚至重組存在的形式與意義。

也許下一次,站在有格子的窗前,不論窗裡窗外,應該都會有新的發現與體會。

 
 
51-4都市沙漠中的建築:一個對現代主義之後日本建築的批判性介紹│漆志剛x平原英樹
 
 
日本建築界的傳統之一,是建築師在年輕時便透過「寫作」發表設計理論,建立自我建築邏輯、語彙,並與「創作」(建案)結合,進而影響下一代的建築師。

1970年代現代主義終結後,日本建築出現了結合象徵主義與現代抽象藝術、強調中性或消除意義的建築設計,弱化城市的概念,暗示真正城市象徵的缺席。其中的代表建築師之一是篠原一郎,他在36歲時寫了“A House Is a Work of Art”,不但強調藝術重於功能,還提出關鍵字“Fissure”(縫隙)。他的建築常見山型屋頂、樹狀結構,更利用無用的空間--Fissure Space,在精神上也是一種「格子」。

相較於日本能建立具有特殊性又與全球接軌的建築與都市論述,台灣的建築界是否能有更深刻的思考?

寶刀未老 Grgich Hills酒莊

$
0
0
 
 
文│劉永智(葡萄酒自由作家)

一九七六年,巴黎,春夏之交的五月,以威震天下的布根地名莊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莊主Aubert de Villaine為首的法國美酒美食界九位重量級人物,矇眼品試下,在這場加州酒PK法國酒的品試會(後世稱為〈一九七六巴黎品酒會〉),卻選出加州紅白酒稱冠,讓自視甚高的法佬眼鏡碎滿地,自此加州酒躍上國際酒壇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酒區。那支打敗包括1972 Puligny-Montrachet Les Pucelles Domaine Leflaive法國名酒的加州白酒乃是1973 Châ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此酒的釀酒師格其屈(Mike Grgich)已是高齡86的耆老,三十多年過去,他已寶刀入鞘,歸隱不與世人爭?

其實,在當年「光榮而美好的一仗」之後,人稱「夏多內之王」的格其屈便離開Château Montelena酒莊,於一九七七年在納帕谷的Rutherford酒村創立Grgich Hills Estate酒莊,其釀技愈磨愈精,使Grgich Hills Chardonnay白酒成為加州夏多內(Chardonnay)品種白酒的另類經典。何來經典卻又另類?因Grgich Hills Chardonnay不隨波逐流,並避開目前受一般美國人歡迎的濃重果香、木桶味重、酒精度高的白酒型態,自始至終承襲1973 Châ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的精緻樣態,且以較之有機農法更加極端的「自然動力農法」所植出之完美葡萄嚴釀酒款,酒質更趨頂峰,若愛酒人還僅將眼光放在Châ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之上,未免可惜。

採訪之際,正值九月葡萄成熟時,格其屈思緒飛回上世紀的20年代:「在我出生的克羅埃西亞小村裡,採收季時,全村動員忙著採收,我當時三歲,正值剛會走步又愛纏人的年紀,而職業褓母(Babysitter)當時還是前所未聞的名詞,父母無暇顧我,便將我放入一開頂的木桶裡,下置有剛採收的葡萄,逃無可逃的我,只好上下叫跳不止,剛好踩破葡萄釋出果汁;餓了就坐在桶裡吃葡萄,渴了就喝葡萄汁,此無可奈何的實際作法,讓我生而為釀酒人。」。

格其屈在一九五八年移民加州,在釀出舉世驚嘆的1973 Château Montelena Chardonnay之前,曾在幾個美國釀酒史上具里程碑意義的重要酒莊工作,如Souverain Winery、Beaulieu Vineyard以及Robert Mondavi Winery;在Beaulieu Vineyard酒莊時代,他所跟隨學習的是傳奇釀酒大師André Tchelistcheff,這兩位移民釀酒師共同將乳酸發酵與發酵前低溫浸皮這兩項技術導入加州酒業,促進當地酒業長足發展。回到品酒室,格其屈品啖了一口白酒,道說:「還記得當時我的恩師Tchelistcheff曾說納帕谷只能種植紅酒品種,並不適合種植白葡萄!」酒液入喉,老人臉上綻出一抹淺淺的,意味深長的微笑。

金芬黛原鄉

一九五八年八月,當格其屈一踏入Souverain Winery的葡萄園工作時,竟覺恍如隔世,他好不容易輾轉自德國、加拿大的曲折路徑逃離淪落共產鐵幕的祖國來到加州,此地,卻發覺園中的美國金芬黛(Zinfandel)黑葡萄與家鄉的葡萄品種極為類似,當時他英語表達能力不佳,便將此秘密深藏心中。

之後的學者們認為美國人引以為傲的金芬黛其實就是義大利南方的Primitivo品種,此觀點在當時達成共識,義大利人甚至將Primitivo品種葡萄酒改以Zinfandel為名印製酒標好迎合美國市場;然而,公元二000年九月,克羅埃西亞的Edi Maletic教授的最新研究初步證實美國金芬黛與克國的Crljenak品種雷同;得知此消息,格其屈便催促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Carole Meredith教授以八種基因測定法再度證實克羅埃西亞的Crljenak品種乃金芬黛之源,Primitivo恐怕僅是金芬黛的同系手足。故美國金芬黛實源自克洛埃西亞,而落葉歸根加州已久的克羅埃西亞老酒農格其屈,每當想念雙親與故土,以及那曾經餵養其精神與肉體的葡萄木槽(職業褓母之化身),他便會臨丘遙望東方,隔海敬一杯金芬黛,飲酒思源,唯葡萄酒可臻此化境。
 
 
備註:本文原載於劉永智老師部落格Jason's Vino

52期預告│週四【風格生活館】│那麼新,那麼深:生活裡的文創人類學家│洪震宇

$
0
0
 
 
【風格生活館】Style
是物件,更是身體,品味生活的開端
 
 
那麼新,那麼深:
生活裡的文創人類學家
 
10/16─12/18  Thursday週四  7:30pm─9:30pm
 
凡憑9/1發行之洪震宇老師新書《風土餐桌小旅行》(台北:遠流)書腰印花,即可參加第一堂免費試聽抽獎,以及本課程整門或單堂九折優惠一次!
 
 
--從旅行、生活、飲食
尋找跨領域的文化創意
 
 
「就在我求索偉大法則的地方,人們稱我是細枝末葉的搜集者。」--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我們一直尋覓未來,未來如冰山,看得見,也看不見。專業與志業是平行線還是交叉點?生活只是小確幸,或是可以創造大奇蹟?決定未來的十種人,最重要是具有熱情、好奇與探索能力的人類學家,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運用田野調查的能力,深掘看不見的文化礦脈,才能開展感動人心的大創意。

講者將分享他運用人類學的方法與態度,從事書寫、小旅行設計、企業創意顧問的經驗,以感性的故事敘述、理性的方法分析,讓行銷企劃、文創美學、餐飲旅行與文字工作者,以及想要自我探索、找尋創新與改變的朋友,透過分享討論,鬆綁慣性思考,成為具有文化詮釋與創意行動的文創人類學家,改變自己,也改變世界。
 
 
講師簡介
 
洪震宇,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創意總監,規劃三一九鄉專輯,也當過《GQ》國際中文版副總編輯。中年之後職業混亂、專業難以定義,是少數跨越財經、時尚與在地生活的創作者。現任「我們創造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協助企業提升品牌內涵與創新能力。同時推動在地小旅行,透過旅行與演講召喚說故事能力。曾獲選為《Shopping Design》2013年年度影響力人物,被稱為是「台灣新品種旅行設計師」。著有《風土餐桌小旅行》、《旅人的食材曆》、《樂活國民曆》。
 
 
講題
 
 
10/16
日常生活,非常想像:設計與文創時代的超能力

10/23
文化的深掘與詮釋(上):故事就在現場--深訪談,身體驗

10/30
啓發人心的故事觀點
社會脈動發現者楊力州(紀錄片導演)

11/06
文化的深掘與詮釋(下):臥底的企業人類學--市場街頭與企業巷尾的創新解謎

11/13
源源不絕的生活風格好提案
設計雜誌編輯人李惠貞(《Shopping Design》總編輯)

11/20
創意的產生(上):飲食人類學--風土餐桌小旅行
※上課地點:誠品生活松菸店3樓the first │ 收費:課程費+餐飲費300元(名額有限,11/2截止報名。)

11/27
新視野的旅行探索,深感動的商業模式
生活風格創造者王村煌(薰衣草森林執行長)

12/04
創意的產生(下):超越體驗經濟--設計一個感動的人類學小旅行

12/11
從內容到體驗,幾米品牌的高感度
品牌策劃人李雨珊(墨色國際總經理)

12/18
創造魔幻寫實的時刻:說故事的技藝
          
 
延伸閱讀

《風土餐桌小旅行》,洪震宇著,遠流,2014。
《旅人的食材曆》,洪震宇文,劉伯樂圖,遠流,2010。
《樂活國民曆》,彭啟明、洪震宇、李咸陽著,遠流,2011。
《泰利的街角》,Elliot Liebow著,群學,2009。
《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麥茲伯格、拉斯穆森著,天下文化,2014。
《設計力創新》,羅伯托.維甘提著,馬可孛羅,2011。
《決定未來的10種人》,湯姆・凱利,大塊文化,2008。
《為什麼設計。原研哉與阿部雅世的對話》,原研哉、阿部雅世著,木馬文化,2012。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克雷頓‧克里斯汀生著,天下文化,2013。
《拔一條河:甲仙的人情與美味》,余宜芳、楊力州著,天下文化,2013。
《故事團團轉》,幾米著,大塊文化,2014。
《故事的開始》,幾米著,大塊文化,2014。
生命的尋路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韋德‧戴維斯著,大家,2012
《先問,為什麼?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賽門‧西奈克著,天下,2012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劉紹華著,群學,2013

52期預告│週一【音樂廳】│人生的10堂音樂課Ⅲ--備受喜愛的古典浪漫│彭廣林

$
0
0
 
 
 
【音樂廳】Music
聽演繹,更聽場景,穿梭時空的動人線條
 
 
 
人生的10堂音樂課Ⅲ--
備受喜愛的古典浪漫
 
10/13─12/15  Monday週一  7:30pm─9:30pm
 
 
--從心靈感受到音樂聆賞
累積生命經驗的豐富表達
 
 
我們用「心」感受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生活經驗」這個名詞,或許可以解釋我們每日的感受。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慢慢累積成「生命經驗」,當日常用語不足以分享「生命經驗」時,我們會嘗試其它的形式來表達。其中,音樂大概是感受最直接的一種語言。聆聽音樂可以是非常個人的享受,也可以是一種激勵群體的力量。不論何者,音樂確實豐富了我們對「生命經驗」的表達,也讓活著的每個當下,都富饒深意而值得珍惜。

本期彭廣林老師將繼續為聆賞者建構個人入門愛樂圖書館,以時期、年代、樂種分類別序,並結合人文、歷史、美學、曲式、風格、人物、版本等角度,深入淺出地賞析每首音樂作品的起、承、轉、合。
                                   
 
講師簡介
 
彭廣林,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畢業、美國紐約曼尼斯(Mannes)音樂院學士(BM)與碩士(MM)、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所音樂演奏藝術博士(DMA)。製作並主持台北愛樂電台FM99.7《什麼是音樂》,曾任東吳大學音樂學系主任(2002-2008)。同時也是台北四重奏一員,每年巡迴台灣各地演出,推廣古典音樂。
 
 
講題
 
 
10/13
振奮人心的樂聲曲--合唱篇
帕勒斯特利納〈垂憐曲〉、韓德爾〈彌賽亞〉、貝多芬〈快樂頌〉
 

10/20
小提琴的聖經--提琴篇
巴哈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與組曲
 

10/27
蕭邦的鋼琴故事--鋼琴篇
蕭邦四首敘事曲
 

11/03
經典室內樂集--重奏篇
莫札特鋼琴四重奏、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布拉姆斯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
 

11/10
交響樂--管弦樂的舞曲
李斯特〈梅菲斯特圓舞曲〉、柴可夫斯基〈義大利隨想曲〉、拉威爾〈波麗露舞曲〉、法雅〈西班牙舞曲〉、哈察都量〈劍舞〉
 

11/17
交響樂--雙重協奏曲
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莫札特小提琴與中提琴交響協奏曲、
布拉姆斯小提琴與大提琴雙重協奏曲
 
 
11/24
交響樂--管樂協奏曲
海頓小號協奏曲、莫札特法國號協奏曲、莫札特長笛/雙簧管/低音管協奏曲、
莫札特單簧管(豎笛)協奏曲
 
 
12/01
交響樂--鋼琴協奏曲篇
莫札特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第四號鋼琴協奏曲〉、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12/08
「我最喜愛的」弦樂音樂--弦樂團篇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悲歌〉;馬勒〈Adagietto〉;
弗漢.威廉士〈湯馬士泰利主題幻想曲〉;巴伯〈慢板〉

12/15
貝多芬之後的交響曲
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門德爾頌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
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52期預告│週二【現代經典堂】│現代經典細讀--艾略特的《荒原》與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楊照

$
0
0
 
 
 
【現代經典堂】Modern Classic
訪經典,而尋脈絡,跨時代的價值探索
 
 
現代經典細讀--
艾略特的《荒原》與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10/07─12/30  Tuesday週二  7:30pm─9:30pm
 
 
--用隱喻典故與歡情烈愛
看戰爭過程的普遍殘酷
 
 
第一次世界大戰留下了極其深刻的集體精神創傷,如何表達這份痛苦,成了戰後歐洲文學的巨大挑戰。不直接描述戰爭,反而能將戰爭的普遍殘酷表現得淋漓盡致的,有艾略特的長詩《荒原》和勞倫斯的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艾略特運用了複雜的隱喻、典故,帶領讀者走過一條迂曲黯淡的路徑,才慢慢顯現那原來是條通往死蔭幽谷之路。勞倫斯則將他的時代訊息藏在激烈的偷情性愛情節中,對照出恐怖的主題──戰後倖存要比在戰爭中死去更加艱辛、更加痛苦。
 
人不再知道該如何面對春天、如何面對歡愉,是這兩本書的共同主題。
                                                               
 
講師簡介

楊照,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周報總編輯、東森ETFM聯播網《週末大人物》主持人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悠遊於不同身分,以俐落又不失幽默的筆觸與談吐,準確刺中問題核心;而他對文學、歷史、音樂與美食的愛好,又讓人在他的言談中得以感受詩意與浪漫的光采。
 

講題

 
10/07
人與社會的「荒原」狀態
10/14
長詩的形式與精神
10/21
比喻、象徵與典故
11/11
聖與俗、英國與美國
11/18
令人無處逃躲的「現代」
11/25
一本驚世駭俗的書
12/09
慾望與慾望的不可能
12/16
戰爭的階級效應
12/23
社會的真與僞、情感的真與偽
12/30
無法探測也就無法治療的創傷

 
指定書單
 
《荒原:艾略特文集.詩歌》。托.斯.艾略特著,上海:譯文,2012。
9/9(二)前報名本期【現代經典堂】整門課程,可代訂本書。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D.H.勞倫斯著,胡依嘉譯,立村,2014。

 
延伸閱讀
 
《傳統與個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論文》。托.斯.艾略特著,上海:譯文,2012。
《Sons and Lovers》。D.H. Lawrence著,Vintage UK,2011。

 
注意事項
 
上課期間請務必自備指定書。
本課程上課地點為誠品信義店視聽室(台北市松高路11號6F)。

52期預告│週五【藝術實驗室】│探訪光影國度的桃源--解讀電影中的生命密碼│曾偉禎

$
0
0
 
 
 
【藝術實驗室】Art
論再現,更論表現,迎向靈光的窗
 
 
探訪光影國度的桃源
--解讀電影中的生命密碼
 
10/24─12/26  Friday週五  7:30pm─9:30pm
 
 
--看銀幕上的虛光幻影
映照真實人生的一場戲
 
看電影這件事,是純然超現實的體驗。在黑暗的戲院中,明知眼前是虛光幻影,卻任其擺弄心志。一陣虛光搬演下來,內心覺受這麼真實。如此虛實交錯,再怎麼強辯現實的存在,到後來總要承認人生是一場場的穿越劇拼貼。

繼2013年《電影中的生命密碼》,續把銀幕當是人生隧道的微光出口,在那之外,是一座座編導精心打造的光影國度。每週五,一同穿越多元人生劇院,甘心被催眠。從超現實的科幻、武俠開講,一路穿越,降落地球,漫談人間戲劇風景。

 
 

講師簡介

曾偉禎,台灣知名影評人、電影文字工作者。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院電影碩士。曾擔任台北金馬影展執委會策展人、副秘書長,並多次擔任金馬獎、金鐘獎、台北電影節評審。翻譯及編譯作品有《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戲假情真--伍迪.艾倫的電影人生》、《導演功課》、《女性與電影--攝影機的兩端》、《信手拈來寫影評》、《認識電影》;電影文集《從心看電影》、《電影不散場》等。


 
講題

 
10/24
地球及地球之外
《露西》、《明日邊界》、《全面啟動》、《極光追殺令》、《末日預言》、《當地球停止轉動》、《接觸未來》、《明日定律》(09/12台北上映)、《星際效應》(11/07台北上映)
 
10/31
抵抗地心引力:武俠電影中的精神層次
《臥虎藏龍》、《武俠》、《英雄》、《一代宗師》、《新龍門客棧》、《俠女》、《雙旗鎮刀客》、《一個人的武林》(10/31台北上映)
 
11/07
家,是最初也是最終的修行道場
《八月心風暴》、《冰風暴》、《爸媽不在家》、《分居風暴》、《少年時代》、
《生命中最抓狂的小事》(11/14誠品上映)
 
11/14
愛情這面鏡子
《偶然與巧合》、《悄悄告訴她》、《艾蜜莉的異想世界》、《藍色情挑》、《安妮霍爾》、《布拉格的春天》、《魔幻月光》(10/31誠品上映)、《愛是唯一》(12/26誠品上映)
 
11/21
中年的騷動
《美國心玫瑰情》、《一一》、《愛在午夜希臘時》、《臥虎藏龍》、《愛情,不用翻譯》、《麥迪遜之橋》、《你他媽的也是》、《聽說愛情回來過》(11/14台北上映)
 
11/28
命運這件事
《花神咖啡館》、《全面反擊》、《偶然與巧合》、《火線交錯》、《東京奏鳴曲》、
《蘿拉快跑》、《心靈角落》、《春去春又來》、《鱷魚的黃眼睛》(10/09誠品上映)、《兩天一夜》(11/28誠品上映)
 
12/05
世間的戰爭
《三不管地帶》、《現代啟示錄》、《紅色警戒》、《戰地琴人》、《辛德勒的名單》、《諜報風雲》(10/24誠品上映)
 
12/12
年老的孤寂、豁達與優雅
《桃姐》、《愛。慕》、《遲來的守護者》、《金盞花大酒店》、《內布拉斯加》、《紅色情深》、《推手》、《美味不設限》(10/24誠品上映)
 
12/19
死亡凝視
《最後的美麗》、《點燃生命之海》、《愛。慕》、《戰地琴人》、《奇士勞斯基之十誡:生命之歌》、《第七封印》、《神鬼戰士》、《迴光奏鳴曲》(10/03誠品上映)
 
12/26
心靈迷宮
《索命記憶》、《露西》、《全面啟動》、《安娜,床上之島》、《美麗境界》、《美夢成真》、《鳥人》(2015/01/16誠品上映)
Viewing all 126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